河南农业大学第七届学位评定委员会于2016年6月19日举行了第十二次全体委员会议。在认真审议的基础上,经过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同意授予宋 晓等29人博士学位。
按照有关规定,为保证学位授予质量,树立良好的学术风气,维护学位授予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宋 晓等29人博士学位获得者的有关情况公示如下:
姓 名 |
专 业 |
论文题目 |
学科门类 |
宋 晓 |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
小麦冠层反射光谱的角度效应及植株氮素监测研究 |
农学博士 |
马指挥 |
作物遗传育种 |
玉米光温敏雄性不育基因的精细定位与花丝活力杂种优势的蛋白组学分析 |
农学博士 |
张战辉 |
作物遗传育种 |
基于中国不同年代玉米单交种分离群体的主要农艺性状遗传机理解析 |
农学博士 |
王 允 |
作物遗传育种 |
花生籽仁不同发育时期蛋白质组学分析及CRISPR-Cas9 表达载体的构建和转化 |
农学博士 |
吴向远 |
作物遗传育种 |
玉米叶片衰老的转录组及调控机制解析 |
农学博士 |
王沙沙 |
作物遗传育种 |
小麦重要农艺性状基因TaGS5及TaTAC1基因克隆及其与农艺性状关系分析 |
农学博士 |
张 宁 |
作物遗传育种 |
小麦不同阶段发育种子相关蛋白和低温相关蛋白的挖掘 |
农学博士 |
郑春风 |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
冬小麦小花发育成粒特征及其6-BA调控机理研究 |
农学博士 |
贺 利 |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
基于多角度高光谱遥感的小麦生长指标监测研究 |
农学博士 |
赵西拥 |
作物遗传育种 |
玉米光周期相关基因ZmPhyB2, ZmCCA1和ZmPIF3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
农学博士 |
赵永英 |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
普通小麦光周期反应特性与相关基因序列及表达分析 |
农学博士 |
王启磊 |
作物遗传育种 |
玉米ZmRFP2和ZmArf2基因功能分析及两个自交系果皮和胚乳发育动态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 |
农学博士 |
张美微 |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
蛋白质含量差异小麦品种品质特性对氮肥水平的响应及其生理机制 |
农学博士 |
穆 博 |
风景园林学 |
郑州城乡空间消长与绿地结构调控 |
工学博士 |
郝丽君 |
风景园林学 |
城市绿道空间构建与规划策略研究——以郑州为例 |
工学博士 |
王旭东 |
风景园林学 |
城市绿地植物群落构建特征与优化调控研究 |
工学博士 |
王 平 |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
玉米秸秆中木质纤维素的高效降解及其生物学效价评定的研究 |
农学博士 |
王笑笑 |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
碳水化合物来源对泌乳奶牛氮素利用、尿液代谢组与瘤胃上皮细胞尿素转运蛋白和水通道蛋白表达的影响 |
农学博士 |
黄 慧 |
兽医学 |
双组份信号转导系统CpxAR对鼠伤寒沙门菌多重耐药调控机制的研究 |
农学博士 |
蒋大伟 |
兽医学 |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2基因的可溶性表达及其免疫特性的研究 |
农学博士 |
马 鹏 |
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 |
生物柴油分子结构对燃油喷射特性及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研究 |
工学博士 |
何 勋 |
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 |
玉米秸秆皮材料特性及其制板工艺研究 |
工学博士 |
孙德中 |
农业经济管理 |
“四化同步”测度与评价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
管理学博士 |
刘 敏 |
农业经济管理 |
高速公路建设对河南省城镇化结构演变的影响研究 |
管理学博士 |
朱琰洁 |
农业经济管理 |
中国主要农产品和要素市场整合研究 |
管理学博士 |
王 静 |
烟草学 |
基于“组学”分析烟草对TMV侵染耐受性的分子机理 |
农学博士 |
武云杰 |
烟草学 |
Metabolic regulation of ammonia emission in different senescence phenotypes of Nicotiana tabacum |
农学博士 |
李静静 |
作物安全生产 |
CCYV和CYSDV在烟粉虱体内荧光定位及外壳蛋白基因克隆与表达 |
农学博士 |
张 洁 |
作物安全生产 |
小麦孢囊线虫病的生防微生物鉴定及08F04菌株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农学博士 |
公示期为2016年6月19日至2016年9月18日,在此期间如发现上述人员的学位论文存在剽窃他人成果、伪造数据等作假行为者,请以书面形式向研究生院反馈。
通讯地址:河南农业大学 研究生院
邮 编:450002
电 话:0371—63555378
传 真:0371—63558826
研究生院
2016年6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