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伟首先介绍本次研讨会召开的重要意义,希望通过本次研讨会能够助推学院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郭红祥指出,当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机遇与挑战共存。怎么做好专硕与学硕分类培养?如何合理建立与贯彻落实学位论文标准与规范?这些都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面临的一些问题。他希望学院导师在指导研究生过程中能够统一思想,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教融合为途径,探索出具有文法学院特色的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接着,郭红祥为教师王睿颁发文法学院研究生教育督导证书。

随后,学院各学位点负责人围绕学位点建设重要举措、课程教学质量、学位论文质量、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导师育人职责等方面依次进行汇报。王晓勇从招生指标、毕业论文质量、双导师制度等方面对研究生培养工作进行总结,并提出具体要求。
在研讨阶段,与会人员围绕培养研究生分析问题能力、如何运用理论指导实务开展、学生培养淘汰机制、研究生理论素养训练、招生规模、研究生教学过程管理、学生入门把关和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等方面进行深入研讨,并提出针对性意见。
郭红祥针对导师们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回应。他指出,第一,要注意专硕与学硕的区别,专硕培养既需要理论学习又要注意产教融合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第二,要重视双导师制的落实,校外导师参与研究生指导要落到实处;第三,加强对研究生的过程管理,要结合培养方案制定措施,并融入到学分制管理中。
牛娟作会议总结。她强调,本次研讨会统一了思想,达成了共识,研究生培养质量要做到“科学合理、宽严相济”,并对郭红祥及各学位点负责人为文法学院教育发展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表示感谢,学院将以实际行动回应学校和研究生院对文法学院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肯定和支持。
本次研讨会,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推进新时代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为文法学院探索以“农”为优势特色、产教融合的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提升文法学院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打下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