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 学生工作 >

两堂两坛 | 格致学术讲堂 中国农业科学院艾超研究员应邀为师生作报告

发布时间:2024-03-13 08:03    浏览次数:
       3月7日下午,由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主办、资源与环境学院承办的格致学术讲堂在龙子湖校区力行楼中-338报告厅举行。中国农业科学院艾超研究员受邀作报告,报告会由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王宜伦主持,学院部分教师参加报告会。
       艾超以“关于自然基金申请的几点体会”为题,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从一份让人“印象深刻”的基金申请书讲起,介绍了基金申请书不仅要有贯穿全文的“关键词”,还要有把握科学前沿的创新点和令人期待的可行性研究内容。艾超围绕“摘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等部分的书写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的撰写思路。他鼓励在座的老师做好自己的科研,顺应时势,长期积累,不断修正,做有辨识度的科研。与会老师就如何组织前沿进展、挖掘科学问题、凝练创新点,如何撰写与修改申请书等,与艾超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交流。艾超还对学院申报自然科学基金的教师进行了一对一指导,对申报书提出了具体的修改意见和建议。
       王宜伦作总结发言,对艾超的学术报告表示衷心感谢。他要求广大教师不断完善,力争在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取得重要突破。
       本次报告会为老师们提供了一次很好地与同行专家学习交流的机会,提升了青年教师基金写作水平,提高了青年博士对科学研究的热情,营造了良好的科研氛围。资源与环境学院将继续采取多种形式,邀请行业知名专家一对一、面对面进行交流指导,争取实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的持续突破。
       人物简介
       艾超: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植物营养研究室主任,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农业农村部植物营养与肥料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理事、养分循环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土壤学会理事,入选国家神农青年英才、农业科研杰出人才、中国农科院创新型领军人才。主要从事土壤养分循环与培肥研究,在揭示长期施肥下土壤氮素转化过程,构建高效固氮合成菌群,创新养分资源高效利用关键技术等方面开展了系统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国家农业重大科技项目课题等10余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New Phytologist、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等期刊发表系列论文,第一完成人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9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3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