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 学生工作 >

农学院举办“植物与环境互作”学术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1-09-28 15:47    浏览次数:
      9月25日,农学院在龙子湖校区第一实验楼南321报告厅举办植物与环境互作研讨会。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军博士,李洪杰博士等八位国内知名专家应邀为农学院师生作报告。会议由杨建平博士、苟明月博士、王桂凤博士和吴刘记博士主持,院长王道文致欢迎词。
      郑军博士介绍了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近五年重大科研进展和研究生培养情况,着重讲解了不同作物关键技术高效转基因技术和新型等位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进展。
      李洪杰博士以“小麦抗白粉病研究”为题,首先讲解了小麦白粉病的相关信息,之后介绍了抗白粉病相关基因Pm47、Pm24、Pm52的发掘定位过程,系统介绍了小麦抗病基因的研究方法与技术应用。
      李文学博士以“miR528与玉米适应逆境胁迫”为题,主要介绍了单子叶植物所特有的miR528在玉米抗倒伏中的作用,同时展示了团队在miR528的最新研究进展。
      谢传晓博士以“玉米基因编辑技术与育种应用”为题,介绍了目前玉米基因编辑技术创制的各类精准突变的类型,并借助典型案例介绍了玉米的重要农艺性状精准编辑改良和育种技术。
      刘斌研究员以“光环境影响大豆生育期和株型的机制”为题,介绍了光环境变化对大豆的生育期、株型和品质的影响,通过正向和反向遗传学手段探讨了光环境影响大豆生育期和形态建成分子机制,为利用光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培育广适、高产、耐密新品种提供了参考思路。
      李英慧研究员以“大豆优异基因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为题,通过搭建无人机高通量田间表型鉴定方法,系统评价了我国大豆资源的表型和基因型多样性,解析优异基因资源形成与演化规律,开发功能分子标记和芯片,从而阐明大豆种质资源的“遗传本底”,为挖掘大豆育种优异种质资源和重要性状优异基因提供基础。
      武晶研究员以“普通菜豆种质资源深度评价”为题,构建遗传多样性更为丰富的普通菜豆核心种质,为开展普通菜豆的精准鉴定奠定了基础;深度评价核心种质,揭示了普通菜豆的遗传构成和群体结构;挖掘到一系列抗病性、产量等遗传位点,为阐明菜豆资源遗传构成和新基因挖掘奠定了基础。
      宋振伟研究员“粮食安全与农田双碳目标协同途径”为题,从“全球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粮食安全与农业双碳目标的关系、粮食安全与双碳目标的协同关系”三个方面展开,总结了气候变化对作物生产的影响,梳理了农田固碳减排的理论基础与技术途径,为农业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借鉴。
      会议结束后,与会的专家与在场师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本次研讨会专业性强,为大家带来了启发性的思考,呈现了一场异彩纷呈的学术盛宴。        
附注:
      “弘农笃志-绍骙论坛”是农学院为了作物科学新进展适时交流、活跃学术创新思路、浓厚学术交流氛围,而专门设立的学术交流平台。其宗旨是面向科研新锐、博士后、博士生和硕士生,规范实验操作、突出设计与技术应用、加强写作培训;引导研究生立志科研、热爱科研、会做科研;基于讲座、培训和平台建设,促进合作,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学术交流每月固定校内老师和校外专家各做一场报告,校内部分主要分享我校取得的最新科研进展,校外部分主要聘请国内外专家与大家交流世界前沿和科研心得。(通讯员 田若丹  图片 杨雪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