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上,黄现青介绍了刘志刚的个人简历及主要科研成果,并对刘志刚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刘志刚首先介绍了孕前肥胖的危害性,指出母代肥胖不仅影响母亲自身健康,同时是后代疾病起源的重要影响因素。随后,他分享了课题组的一系列相关研究,指出母代孕前肥胖与子代学习、社交能力下降密切相关,动物研究显示母代膳食纤维干预能够缓解肥胖母亲产后抑郁,并改善母带肥胖诱导的子代神经发育问题。进一步探究机制发现,膳食纤维是通过影响肠道菌群影响子代认知、社交功能,肠道菌群的代谢物短链脂肪酸可能通过影响剪接体功能影响神经小胶质细胞成熟过程,进而发挥保护作用。这些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的研究给师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报告会结束后,刘志刚与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师生进行了座谈交流,并就食品营养与肥胖、新型膳食模式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影响、科研思维锻炼、课题设计及思路等问题展开了讨论。刘志刚鼓励学生多走进实验室,培养科研兴趣,发现科学研究的魅力,并通过努力成为更优秀的人。
相关链接:刘志刚,教授,博士生导师,德国“洪堡学者”,美国康奈尔大学“唐氏-中国学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营养与健康系副主任,食品营养与卫生教研室主任。Frontier in Aging Neuroscience杂志副主编,Nature Communications,Protein & Cell,Redox Biology,Free Radical biology & Medicine,Journal of Nutrition等杂志审稿人。主要研究方向为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委特别资助、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10余项。先后在Cell Metabolism、Nature Communications、Redox Biology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