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 学生工作 >

农学院举办“植物与环境互作专题”学术研讨会

发布时间:2019-11-25 14:49    浏览次数:
     
      2019年11月24日,“弘农笃志-绍骙论坛”第二十八期开讲。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所傅向东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李文学研究员等八位国内高校院所知名专家,应邀参加本次在龙子湖校区第一实验楼南321报告厅举办的“植物与环境互作专题”学术研讨会。农学院师生除现场听取报告外,还在第一实验楼南322观看同步直播。报告会由杨建平博士、张会勇博士、苟明月博士主持,院长林同保教授致欢迎词。
       傅向东研究员以“超越‘绿色革命’的分子基础”为题,向我们介绍了绿色革命基因DELLA所导致的氮肥响应减弱,氮肥利用效率下降等现象,并从分子水平向我们解析了“绿色革命”矮秆育种所伴随的氮肥利用效率低下的原因,介绍了赤霉素信号传导在水稻氮肥高效利用调控网络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
      林荣呈研究员以“光照对植物早期生长发育的调控机制”为题,介绍了光照对种子萌发的可逆性、对子叶转绿以及对植物幼苗形态建成三个方面的调控作用,搭建了植物早期生长发育的调控网络,并揭示了其响应光照的分子机制。
      徐小冬教授以“生物钟与环境适应性调控”为题,解释了生物钟及近日节律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从分子水平上揭示了植物在不同生物钟调控模式下作物产量和抗性等关键农艺性状的调控机制。
      孔秀英研究员以“太谷核不育基因克隆20年”为题,就小麦太谷核不育基因Ms2的克隆、优异基因形成与演化等方面研究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思路,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并介绍了她在该领域的研究方向和下一步计划。
      叶兴国研究员以“小麦无基因型依赖性转化和基因编辑”为题,结合自身研究讲述了其团队优化的适用于小麦的 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及其相关研究进展。他认为,小麦是遗传转化比较困难的作物之一,建立高效遗传转化体系是研究小麦功能基因组、基因编辑和转基因育种的基础。
      刘斌研究员以“蓝光受体隐花素调控大豆避荫反应的机制”为题,从大豆生长发育与光环境变化之间的调控关系上,解析了制约优良大豆品种大面积推广和增产潜力的原因,并介绍了其实验室在蓝光受体隐花素调控大豆避荫反应机制方面的最新进展,探讨了利用蓝光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培育广适、高产、耐密新品种的应用潜力。
      刘培教授以“分子生态学:实验室中的自然历史”为题,介绍了分子生态学这一新兴学科的概念、发展历史和研究进展,并以植物激素茉莉酸转运蛋白介导植物生态互作为例介绍了其团队在分子生态学中的研究进展。
      李文学研究员以“玉米耐受磷胁迫的分子机制”为题,从田间筛选材料入手,介绍了其在非编码RNA与玉米适应磷胁迫关系上的最新研究进展,他表示:了解植物适应磷胁迫的生理及其分子机制,是充分利用磷素的生物学潜力,培育磷高效作物品种的前提。
      报告结束后,与会专家与在座师生进行了充分交流。他们分别从不同的领域和方向传达了最前沿的科研思路并提出了可行的建议,为我院师生带来了一场名副其实的科学盛宴。(图文/胡赛文、李铭铭、葛梦焕)
 
      附注:
      “弘农笃志-绍骙论坛”是农学院为了作物科学新进展适时交流、活跃学术创新思路、浓厚学术交流氛围,而专门设立的学术交流平台。其宗旨是面向科研新锐、博士后、博士生和硕士生,规范实验操作、突出设计与技术应用、加强写作培训;引导研究生立志科研、热爱科研、会做科研;基于讲座、培训和平台建设,促进合作,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学术交流每月固定校内老师和校外专家各做一场报告,校内部分主要分享我校取得的最新科研进展,校外部分主要聘请国内外专家与大家交流世界前沿和科研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