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公告 >

学校召开第八届学位评定委员会第五次会议

发布时间:2022-06-03 17:43    浏览次数:
     
       6月2日,学校第八届学位评定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在龙子湖校区综合楼第三会议室召开。校长、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介晓磊主持会议并讲话。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成员参加会议。
       研究生工作部部长张红阳汇报了2022年上半年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审核情况。教务处处长冯建灿汇报了全日制本科生学士学位授予(含补授)情况。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刘国兵汇报了非全日制本科生学士学位审核情况。与会相关学院分别汇报了本单位申请博士学位人员的审核情况。
与会委员通过无记名投票方式,通过了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名单。
       介晓磊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应因时而变,因势而为,做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对人才培养这个学校第一位核心工作,重新审视、重新定位、重新谋划,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业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他强调,要以国家需求为导向,优化学位点建设体系。统筹考虑学位点评估工作安排,细化自我评估程序要求,对照指标,精心组织,夯实评估工作责任,合理整合相关资源,全力做好周期性合格评估工作和专项评估工作;加强评估过程管理,明确评估是手段、诊断是目的,重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改进做法,不断完善制度、凝练特色、整改建设。强化评估结果分析、反馈和使用,完善监督惩戒机制,避免走过场、形式化,确保自我评估达到预期效果;依托学科特色优势,坚持将人才培养、学位点建设和国家需求紧密结合,面向现代种业、基因编辑、人工智能、智慧农业、森林康养等新的社会需求,合理设置二级学科、交叉学科。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丰富育人主体体系。把好大方向,坚持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教育目标,推进本科生大类培养、个性培养和研究生分类培养模式改革,健全课程育人体系、过程管理体系、评价考核体系,培养造就德才兼备、知农、爱农的高层次人才;融合多元素,“五育”并举,强化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积极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做实大文章,强化研究生导师第一责任人的意识,教育引导我们的导师心怀“国之大者”,努力做“大先生”,既做学业导师又做人生导师,细化“导思想、导人生、导学习、导科研、导心理、导就业、导生活”全过程、全环节职责,率先垂范,以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人格魅力影响和鼓舞研究生。要以培养人才为中心,持续创新培养体系,坚持质量核心,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本硕博”贯通培养,积极与科研院所联合,深化科教融合,加强与企业行业结合,深化产教融合,实现有效、高质量实践教学。要以提高质量为使命,严格学位授予体系,修订学位授予实施细则,破除“唯论文”评价标准导向,合理制定与学位授予相关的科研成果要求,分类建立相应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标准(基本要求);建立分流淘汰机制,打破入学“终身制”。严把出口质量关,建立分流淘汰机制、时限终结机制和学术不端零容忍机制,严格博士、硕士分流管理,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要落实及早分流;建立健全学位论文审核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坚持论文双盲评审,加强评审意见修改,严格论文答辩环节,完善学位论文预答辩、答辩和答辩后修改等制度,确保学位论文质量。要以个性服务为目标,切实夯实组织保障体系,着力构建“学校管总、学院主建、学科主育、导师一责”四层次及“招生、培养、学位、就业”四维度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与监督机制,加大研究生督导工作力度,完善研究生教育管理规章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