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公告 >

研工部召开会议学习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书记王国生来校调研讲话精神

发布时间:2021-01-02 15:07    浏览次数:
        2021年1月2日,研工部在综合办公楼召开会议,学习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王国生书记来校调研讲话精神,明确以后努力的方向。党委研工部部长张红阳出席会议,研工部老师、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吕伟增和校院研究生会负责人参加会议。
              
        张红阳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和王国生书记的讲话。他指出,解决好“三农问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我们河南农业大学的师生义不容辞,责无旁贷。通过我们的努力,培养更多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人才,为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与会人员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和王国生书记讲话,谈感想,谈体会。大家认为,要发挥农大人才技术优势,与乡村实际相结合,汇聚力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真正让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获得者、农学院博士生吕伟增讲述了自己入学以来,立志为农,艰苦创业,精准扶贫的故事。他从聚焦农民发展,满足农民需求;人才下乡,知识下乡;带领农民创业、就业等三方面给同学们汇报了自己的经历。
        校研究生会主席、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生赵朕讲到,青年人当争做栋梁之才,积极响应创新创业的号召,助力实现农村和农业现代化。将学业、事业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起来,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技术优势、思维优势融入乡村振兴战略之中。寻找、挖掘本地区农村社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农民脱贫增收。
        校研会学术部部长、食品科学技术学院牛正保讲到,作为食品学院研究生,主要对肉制品进行研究,确保肉制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保证肉制品多样化。自己时刻关注三农问题,随时准备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校研会学术部副部长、信息与管理科学学院李华讲到,作为新时代的社会主义青年,我们应该认真学习中央关于乡村振兴的各项部署,积极投身于农业现代化建设,为农业强省建设出谋划策,脚踏实地推进乡村振兴,为河南省农村工作“走在前列”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农学院研究生会主席高古腔,讲到自己作为一名农学专业的学生,我们要加强与当地农民之间的沟通交流,明白他们遇到的问题,并结合我们的专业知识提供相应的帮助。我们要将专业研究与我国的农业发展方向相结合,不断提供解决问题的经验,为国家的农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
        动物医学院研究生会主席王通讲到,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要找准定位,不能把自己的见识与知识仅仅局限于实验室的科研之中,更要把热情以及所学投入到畜牧业的基础工作中,解决好畜牧养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从畜牧中来,到畜牧中去。
        动物医学院第二党支部书记郭瑞珍讲到,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学习知识固然很重要,但仅此还远不够,因为理论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要想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话,需践行“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精神,做一名真正有学问的人。
        动物医学院第二党支部宣传委员刘占讲到,应该以大历史观看待农业农村问题,结合本身专业,了解农业经济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分析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摒弃农业科学偏见。应该学以致用,聚焦农业需求发挥自己专业特长,融入农业实际生产。
        动物科技学院研究生会主席邵冰豪讲到,畜牧业更加贴近于农村,畜牧业在乡村振兴中更能发挥出作用。每年学院的本科毕业生,研究生毕业生都会大量的进入生产一线中,将自己在学校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生产中,为祖国的乡村振兴贡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
        机电工程学院研究生会主席杨悦讲到,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要积极培养本土人才,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鼓励人才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推动和鼓励优秀大学生积极投身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中去,不仅是对大学生扎根基层的锻炼,更是振兴农村的需要。
        植物保护学院研究生会副主席谷晓行讲到,农科研究生应该找准定位、发挥专业优势,聚焦农业发展、把农民需求转化为研究重点问题的导向,着力解决农业科研问题,打破技术封锁,同时脚踏实地,深入农村、走到田间、融入农民,了解掌握当前农村发展状况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奉献服务中不断成长,真正做到脚踏实地、攻坚克难的“一懂两爱”新时代植保人。
        信息与管理科学学院第二党支部宣传委员李倩讲到,作为研究生要积极参加乡村振兴,促进高校与乡镇交接。可以利用微信微博等平台发布相关养殖信息、就业信息和采购信息,发挥专业优势,为乡村振兴贡献微薄之力。
        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会主席刘子豪讲到,作为在读研究生,应该有努力刻苦、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有专业的实验技能,有严谨的科研素养。投身于农村事业,做一个积极向上,永不止步的农业科研工作者。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研究生会副主席陈画讲到,“三农”问题既是研究生的人生机遇,也是历史使命。要担当起解决“三农”问题的社会历史责任,用自己所学,去解决问题,将服务好“三农”作为今后学习的目标,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外国语学院研究生会主席邢启源讲到,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新形势下向农业强省的转变势在必得,“中原粮仓”的根基需要我们共同稳固,“三农”工作的责任与使命需要我们共同承担。
        在听取大家的发言后,张红阳指出,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放眼未来,作为高层次人才,大家一要做好顶层谋划,大胆创新做工作;二要校、院工作联动,让研究生会有声音、有地位、有形象、有品牌;三要部门合理配置,成员分工明确;四要建立健全制度,狠抓落实。希望学生干部勇于担当,敢于作为。在“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开好局,谋好篇,出实绩,勇担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