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 培养工作 > 培养工作 >

研究生该不该“分类”培养?

发布时间:2010-12-08 00:00    浏览次数:

来源 新华网

关键词:研究生 分类培养

字体:  

去年9月,地处北国冰城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开始进行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在试点院系和学科,硕士研究生被分成学术研究型和应用研究型两类,进行分类培养。这也是在全国率先试水研究生分类培养的高校。

 

一年多过去了,这项受到国内高校关注的改革进展如何?对提高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究竟发挥了多大作用?

 

重学术?重应用?研究生分类培养试水

2007年秋季新学期开学,哈工大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开始进行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工作,对部分院系的2007级硕士研究生,按照学术研究型和应用研究型两大类实行分类培养。

哈工大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专业2007届硕士研究生小孟,在兴奋与喜悦中收到录取通知书,还意外收到了《致机电学院、管理学院、航天学院有关学科新生的一封信--进行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的通知》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关于进行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文件。

看完这些她了解到,从当年开始,哈工大在航天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航天学院力学学科、机电学院、管理学院进行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工作。根据研究生本人志愿、课题方向、就业形势、研究生培养条件等,对硕士研究生按学术研究型和应用研究型两个系列进行培养。

 

两个系列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学位论文的要求上都有各自明确的定位。学术研究型系列的课程设置,侧重于加强基础理论,学位论文要求具有一定的理论